乐鱼体育

校园要闻

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要闻

中国体育报:一流大学 一流本科

一流大学 一流本科

乐鱼体育以教学评估为契机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和发展之基。一所学校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她有本科教育;一所大学之所以有社会地位和声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本科教育最能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力,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一个人所受的本科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本科阶段是其接受高等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对学校的认同感也最强。因此,要实现建设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本科生的国际竞争力,使本科教育成为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窗口,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实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正是推进“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建设的有效手段。

  筹建于1952年,1953年11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的乐鱼体育是一所具有光荣办学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扎实办学基础的高等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近年来,乐鱼体育对照一流本科教育和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在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立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的本科教育体系。

  通过对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合乎目的性的认识,不断探索和完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和体育院校发展模式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发挥教学规律和训练规律的作用,不断探索“教育、训练、科研”三者高起点、高质量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循环,逐步建立起代表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主流趋势,兼顾全面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广泛满足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以培育优秀体育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体系。

  落实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确立起知识、能力、人格和谐统一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培养规格。

  学校办学方略始终与国家需求、国家战略、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努力培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始终奋进在体育事业和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最前列,在充分显示提高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面卓越功效的同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在全国体育院校及体育专业教育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乐鱼体育以丰硕的办学成效、独有的办学特色在评建过程中不断跨越,实现发展。

办学指导思想彰显教学特色

在50多年创业与发展、拼搏与奋进的办学历程中,乐鱼体育人传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发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发展了办学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体育工作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发展体育、振兴中华为己任,遵循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规律,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教兴体战略;立足体育,服务社会,面向世界,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办学,走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之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和体育院校发展模式,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逐步形成了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工作总体思路。

  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特色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1954年起逐步建立的高起点、高质量、正规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体系;成才率高、见效快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的“一条龙”训练体系,创新思路,改革方法,探索了“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新路,不仅对当时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由此形成的办学模式、专业规范、竞技人才培养方式、教学管理及运行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辐射到全国,为其他高等体育院校建立正规化的办学体系起到了示范作用,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范例。

  这一特色广泛满足学校优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形成了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支撑的、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优势本科专业,培养了国家所急需的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人员等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实现了从单一专业、单一学科向多专业、多学科的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体系。

  这一特色,使学校名师荟萃、人才济济。一大批新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创立者,著名教育家、体育家、体育教育专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做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赫赫功勋。一大批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中青年骨干在教育、训练、科研领域做出了新的成绩。学校先后有三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研究奖”和“运动教育奖”,600余人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等国家级和北京市的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励。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术新秀,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培育了乐鱼体育优良的教风、学风,培养出了各类优秀体育人才4万余名。他们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其中的一大批已成为中国体育和体育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栋梁之才和领军人物,为推动我国和世界体育及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体育科技的创新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赢得了赞誉。

  这一办学特色,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成为乐鱼体育办学实践中最具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得到了国家认可、社会认同。

  1955年,贺龙副总理高度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你们学校是个工作母机,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母鸡要下蛋,母鸡还能孵小鸡”。

  1956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在总结学校工作时指出:“我们北京体育学院是‘母鸡’的‘母鸡’,要为全国体育院系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专业教师”。

  1993年,国务委员李铁映指示,乐鱼体育要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学。

  1993年,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要求,乐鱼体育要建设教学

科研训练基地,培养品优、业精、体健人才。

  2003年,十大网赌正规网址官网官网局长袁伟民指出,乐鱼体育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和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2005年,十大网赌正规网址官网官网局长、党组书记刘鹏指出,乐鱼体育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最高学府,担负着重要任务,其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为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5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评价,乐鱼体育在我们心目中是非常著名的大学,可以说是世界一流。

2006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乐鱼体育是中国最高体育学府,是久负盛名的高等院校。乐鱼体育的毕业生是体育运动及其价值在中国以及更多地方得到不断推广的中坚力量。

  2007年,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乐鱼体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运动训练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和作用。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体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跨专业的科类课程体系、跨课程的综合实验体系、跨行业的社会实践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本科教学的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在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专业布局的主要思路:“努力办出专业特色,在调整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专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以体育为主,逐步向多层次、多规格,文、理、教结合的综合方向发展”。“十五”规划中,这一思路进一步明确:“以术科(技能类)专业为主,向体、理、文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按照发展规划,学校优先发展体育学所属的本科专业。1998年教育部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公布,学校就调整并设置齐全了体育学所有的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人体科学。学校积极拓展与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运动康复与健康、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表演(体育表演)、英语(国际体育)等本科专业,使学校从专业结构相对单一的高等体育院校,发展成一所专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多科性体育大学。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2个,涵盖了体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等4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体育学为主,文学、管理学、理学相结合,学科优势互补、学科交叉渗透、专业结构合理、体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专业结构体系。

  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所辖4个二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10个国家体委重点学科;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学科门类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学科门类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高校师资学位授权点。学校学科总体规模与实力位居全国高等体育院校首位。在2004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各学位授予单位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中,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列全国首位。此外,学校还拥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十大网赌正规网址官网官网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以此为支撑,学校形成了一批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优势本科专业:运动训练、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运动康复与健康、新闻(体育新闻)和社会体育等。

  为确保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学校建立了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根据国家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确定和不断完善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课程大纲的制定与调整、教材选择与建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实习效果评价、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毕业资格审核等各环节均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第三,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系统,对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状况进行评估,如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实践教学评价制度等。第四,教务处作为教学运行的核心管理部门,通过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定期反馈制度等收集、整理、分析来自各教学环节的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校领导、院系、教研室等相关部门,使其能够做出准确的调整。由此,通过确定监控目标、建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形成了学校、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教学条件高质完备

学校一贯重视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加大建设投入。2002年以来,学校抓住“三结合”基地建设、“211工程”建设、备战与服务奥运会三大历史机遇,加快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硬件设施整体水平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达到一流,主要办学条件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教学经费足额投入,四项教学经费逐年增长,为确保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

  2003年以来,学校新征土地340多亩,新建、维修和改造了全部校园基础设施,充实了大量先进教学、训练、科研仪器设备,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各类投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目前,学校拥有教学楼、科研楼3幢,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39个,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运动心理学、外语、计算机等各类实验室59个,配置精良,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高。学校图书馆条件优良,文献资源丰富,馆藏中外图书83万册,拥有大量的电子读物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校园网建设起点高,覆盖面广,性能优良,能很好地满足办学需要。学校优良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气息、美丽的园林绿化和精良的硬件设施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堪称一流。

  学校高度重视对本科教学的投入。2001年以来,投资专款1.57亿元进行了教学、科研、训练仪器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完成了全校建筑群光纤网的建设和扩容工程,建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启用了网络教学平台,新建了体育传媒专业实验室等,极大改善了本科教学、训练、科研的条件。近三年来,学校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保持在34%以上,并逐年递增,2006年达到了45.24%。

  学校构建了涵盖所有本科专业、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实验教学系统。现有各类实验室59个,其中体能训练与恢复实验室、体育生物基础实验室为十大网赌正规网址官网官网重点实验室,运动机能评定与分析技术实验室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十大网赌正规网址官网官网重点研究基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截止到2007年8月30日,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1137万元。2004年~2006年,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分别为1047万元、3420万元、1862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分别为40.49%、94.14%、26.39%。

  2004年以来,学校抓住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加大运动场馆建设力度。田径训练馆、跆拳道训练馆、艺术体操和蹦床训练馆、网球重竞技馆、灯光足球场等一批现代化运动场馆相继落成,7个2008年北京奥运会训练场馆的全面维修和装备,使学校体育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现代化体育设施成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目前,学校运动场馆共有64个,其中室内馆25个,室外场39个。运动场馆总面积175580.90平方米,生均22.72平方米。

教育、训练、科研各类学科相长

学校一贯重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1958年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体育科研所。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和“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主办了三届展示中国体育最高科研水平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备战、参赛若干重大问题》等一大批高水平科学研究课题,产生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家皮划艇队训练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承担了国家运动队理想信念教育重大课题,编写出《国家队运动员励志教育》系列丛书和《备战奥运》系列丛书,实现了科研成果的积极转化,成为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源泉。

  2001年~2006年,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61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科技部奥运科技专项课题6项、省部级项目256项、横向联合课题67项。近三年,学校获国家级成果奖3项、省部级成果奖97项,出版专著、译著758部,发表论文2353篇。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的《乐鱼体育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乐鱼体育出版社、乐鱼体育音像出版社是目前全国高校中仅有的体育专业出版社。

  长期以来,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近三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9个,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6个,省部级项目203个,获得外源性科研经费2100余万元。发表论文2353篇,其中核心期刊875篇、国外学术刊物14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03篇、SCI检索系统收录有12篇;出版著作和教材758部;获得2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19项。

  在科研方面,学校还建成了全国首个综合性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奥林匹克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了科技保障能力;在各项目国家队建立了科研工作站,通过开展训练实践型、课题合作型、科技服务型、论文导向型的科技攻关与服务架起了教学与实践的桥梁;发挥学科比较齐全、人才比较密集的优势,积极组建创新型学术团队,紧密跟踪世界体育科学发展新动态,在基础性研究、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国民体质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优势和特色,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学校围绕奥运争光这一国家体育发展重大问题组织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2000~2008奥运周期开展奥运攻关课题研究72项。

  在训练领域,学校积极探索竞技体育院校化,不断加强竞技人才培育基地的建设,建立起成才率高、见效快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的“一条龙”训练体系,经国家批准建设了国家级训练基地,创新训练思路,改革训练方法,探索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既保证了运动员训练的连续性,解决了运动员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又避免了在越级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适应与磨合,凸显了学训结合优势,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自1979年以来,学校共培养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80余人次,亚洲冠军80余人次,全国冠军1380余人次。

(曹彧)

娛樂城排行 推薦娛樂城 米兰体育 台灣娛樂城 米兰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