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办学空间,服务国家队备战。为扩大办学空间,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学校新征教学训练科研用地320亩,在此基础上新建了国家训练基地综合训练馆、运动员公寓、科学研究中心、培训楼和室外运动场。其中训练基地包含室内田径馆、跆拳道、艺术体操、蹦床等训练馆以及设施精良、水平先进的辅助设施。
作为北京市奥运训练场馆最集中的单位,学校有9个独立奥运训练场馆,承担着奥运会和残奥会5个大项共计10个小项的赛前训练任务。已有田径、艺术体操、排球、现代五项等多个国家的奥运代表团运动员来校训练,并有40余名国际志愿者进驻学校。
——加强场馆运行保障,提高服务质量。为确保各场馆正常安全运行,学校认真做好奥运场馆设施的维修改造、运行指挥体系综合演练以及场馆运行工作,始终把场馆运行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以及应急处理放到重要位置上,牢固树立“以运动员为中心,以安全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服务至上、高效运行,以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国家队训练基地、奥运训练场馆、进入学校训练的国外代表团、国际奥运志愿者、中国运动员、学校备战奥运会各支队伍,以及奥运期间观摩和来访国内外客人的服务保障工作,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关怀。
——落实平安奥运要求,确保训练场馆安全。平安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必然要求,安保工作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基础和关键。为确保安全,学校进一步充实了平安奥运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实施了平安奥运工作方案,启动了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多维综合防控体系”,组建了由干部、师生、离退休人员等400余人组成的校园“平安奥运行动”志愿者队伍。同时北京奥组委也加强了我校训练场馆的安防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安保机制。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上下的积极努力下,学校的平安奥运工作不断推进。
(宣传部)